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去湿气的药方,体内湿气太多,常常会导致很多人疾病缠身,所以到底怎么祛除湿气,很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方子祛除湿热的效果很好,但是一直以来争议很大!
我曾经谈到桂枝汤是一个方内药物处于均衡状态的方子,它有鼓舞人体脾胃气血,输出气血的到人体肌部和上焦的作用。
在这个方子,桂枝和芍药是药力方向相反的一对药物。桂枝能推动气血从心下(脾胃)向肌部供给,而芍药则能促进肌部的水湿回流,使心下的水湿之气向更下方运行。
比如,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就是这样一个通过利小便来祛水湿的方子,在这个方子中芍药,白术,茯苓开始小试牛刀,形成了一个利小便铁三角。理解这个铁三角,能让你更好地理解另一个伟大的治疗水肿的方子——真武汤。
在那个伟大方子中,肩负着祛除肌部及心下水湿,利小便任务的就是这个铁三角。
经方中的道理是一以贯之的。
所以,我觉得牢牢记住芍药下面的这些作用:促进肌部的水湿回流,使心下的水气下降,行血,并且和甘草搭配后有强大的松解痉挛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方的组方原理。
文章插图
白芍
但是,也有朋友尖锐地指出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这个方子是错误的,伤寒论的第28条是错误的,他还说这是近代经方的三个高峰之一胡希恕老师说的。
的确,伤寒论第28条争议很大,有一些经方家,比如《医宗金鉴》的作者吴谦,还有胡希恕就认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错误的,应该去掉的不是桂枝,而是芍药。
胡希恕是中医临床大家,他关于伤寒杂病论的一系列讲座,让人醍醐灌顶,但是,他关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理解是有待商榷的。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伤寒论第28条: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文章插图
这个方子中有芍药,白术,茯苓,中国的宋版,日本的康平本均如此记载,所以在没有新的证据出现之前,我们可以确认伤寒论原方就是这样的。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用方合不合理。
【 这个方子祛除湿热的效果很好,但是一直以来争议很大啊!】我们来看原文,服用桂枝汤或者用了下法后,患者仍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等症状,并且心下满微痛,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
请注意,这儿没有恶寒、恶风,说明患者此时已不是外感表证了。不是外感表证,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等症状是怎么来的呢?
头项强痛是解开这个证型奥秘的钥匙。
患者之所以出现头项强痛,是由于供应到筋肉的津液出现了不足,若这种不足程度严重,就会筋肉强硬,在人体中,项背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是什么导致了项背津液供给障碍呢?
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津液不足,一种是湿邪阻滞,湿邪拦住了气津正常运行的通道,导致最高处的头颈部得不到气津的濡养,这时也会出现头项强痛。
若是津液不足引起的,就应该用葛根,因为葛根有补肌气之津的作用。若是湿邪蕴于肌肉,心下升降失调,那么就应该用芍药,因为芍药有促进肌部水湿回流,心下水气下降的作用。
湿热弥漫,所以患者翕翕发热;水邪内停,故患者心下满微痛;通过芍药,茯苓,白术这个铁三角,将皮、肌、肉中的湿邪,引导到膀胱之中,最终将心下的湿邪通过利尿从膀胱排出。
芍药有很强的使水湿肃降的作用,大家临床上可以试试看,如果大剂量使用芍药,患者的尿量就会增加很多。
文章插图
伤寒论第28条写得非常简约,但是以方推证,患者容易有下面这些与湿热相关的症候:
翕翕发热,口腻不渴,不思饮食,胸闷腹胀,恶心,小便量减少,舌苔滑腻,脉或滑,或濡。
当有上述症状时,使用这个方子效果是很好的,因为这个方子有比较好的祛湿热,通利小便的效果,而桂枝辛,甘,温,有可能会助长湿热邪毒之势。
若患者除了以上症状,恶寒,恶风之类的表证又未解,我觉得用桂枝恐怕效果也不好,因为患者肌肉湿热弥漫的状况,很可能就是伤寒表实证误用桂枝汤引起的,因为伤寒表实证皮腠闭塞,桂枝发汗开腠的力量又不是很强,时间一长,外束皮部的寒邪就容易化热,从肌部向心下内陷,引起心下满微痛,气机升降失调。这种情况下,用麻黄,或者用足量的薄荷,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 老爷子,你去这个养老院不行吗?
- 人到中年,遇到婚外暧昧的人,都在想这个问题的答案
-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为人处事把握“这个字”,方能悠然自得
- 泪目!她为了这个“渐冻症”小伙,跨越千里追寻爱情
- “老头子”原来是这个意思!涨知识了!
- ldl|这个指标越高,老年痴呆风险越大!坚持3个好习惯,保护大脑防痴呆~
- 强身健体|寒潮+作息不规律,春节里这个病毒你不得不防
- 飞秒激光|爸妈老了,100%都会得这个病!现在知道还不晚
- 种植|在北京种植半口牙需要多少钱?这个价位影响因素很多
- 病因|六旬大叔便血不止,命悬一线,如何找出病因?这个方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