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作为治疗心衰最有效的手段 , 心脏移植后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90% , 10年生存率可达70% 。 目前我国终末期心衰患者接近100万 , 但心脏移植供体每年仅有400例到700例左右 。 在心脏移植供体稀缺的情况下 , 人工心脏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 其需求在未来将呈几何级增长 。
长期以来 , 心脏移植手术是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 , 但由于供体稀缺 , 近年来 , 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延长生命的机器”——人工心脏 。
欧盟委员会批准了法国查尔马特公司制造的人工心脏投入商用;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 , 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植入患者顺利康复出院……近期商用人工心脏领域好事频频 , 人工心脏实现商用 , 也给了晚期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一次绝处逢生的机会 。
那么目前 , 人工心脏技术经历了几次迭代?我国人工心脏技术是否已经成熟?人工心脏的未来发展趋势又如何呢?
代替心脏移植的唯一有效手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 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 心衰作为心血管疾病“最后的战场”,其患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9》 , 包括中国20个城市和农村15518人参与的调查显示 , 中国35岁至74岁人群中慢性心衰患病率为0.9%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介绍 , 针对终末期心衰的内科药物治疗远期效果不佳 , 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仅35% 。
作为心衰治疗最有效的手段 , 心脏移植后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90% , 10年生存率可达70% 。
“然而 , 目前我国终末期心衰患者接近100万 , 但心脏移植每年供给情况大约是400例到700例左右 , 心脏移植供体稀缺 。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主任医师王文艳说 , 在美国每年等待心脏移植的病人大概有6万到10万人左右 , 但每年完成心脏移植的患者也仅2000例左右 。
人工心脏被誉为“医疗器械皇冠上的宝石” , 其主要功能是利用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泵血功能 , 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 , 是治疗终末期或重症心衰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 也是代替心脏移植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 。
王文艳说:“在心脏移植供体稀缺的情况下 , 人工心脏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 业界认为人工心脏的需求在未来将呈几何级增长 。 ”
技术历经三代创新优化已趋成熟
迄今为止 , 全球人工心脏技术共经历了三代技术路线的演变创新与发展:第一代搏动泵 , 体型较大 , 其产生的血流与人体心脏搏动产生的血流类似;第二代轴流泵 , 体型只比拳头大些 , 但产生的血流不能模拟人体心脏搏动产生的血流;第三代离心泵 , 体型进一步缩小 , 在运行过程中机械摩擦较小 , 能尽量避免摩擦产热导致的血液破坏 , 产生的血流类似人体心脏搏动产生的血流 。
此前 , 仅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拥有人工心脏的成熟技术 , 我国尚无同类上市产品 , 为尽快实现具有国际尖端水准且价格合理的国产化人工心脏 , 在重庆市政府推动下 , 重庆永仁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引进日本技术 , 生产的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永仁心”人工心脏 , 于2019年8月26日成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复上市 。
作为目前唯一一款国内上市的辅助人工心脏 , “永仁心”人工心脏属于第三代人工心脏 , 它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做了极大改进和优化 。
据介绍 , “永仁心”人工心脏采用离心泵结构的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 , 由体内组件和体外组件构成 , 通过搭建起心脏左心室到主动脉的旁路 , 对患者的心脏泵功能起部分替代或辅助作用 。 该人工心脏具有“低转速、大流量、易产生生理性脉动血流”等物理特性 , 生物相容性极佳 , 可以显著降低人工心脏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风险 , 目前在植入该装置的临床实验患者中 , 术后最长生存时间已超过10年 。
“‘永仁心’人工心脏有一个自主创新的纯水系统 , 能让人工心脏的器械悬浮在水里 , 大大降低了运行过程中器械之间的摩擦力 , 从而减少了摩擦生热给血液细胞带来的损害 。 目前 , ‘永仁心’人工心脏已启动二代小型化血泵和新型入血管的技术改进 。 ”重庆永仁心公司董事长张本焱表示 , 二代小型化血泵相比第一代产品 , 重量、体积减少了约一半 , 更加袖珍 。 有了它 , 手术操作程序将更加简化 , 手术创伤也更小 , 还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
王文艳表示 , 此次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顺利康复出院 , 表明我国开展人工心脏商用从技术上来讲已经成熟了 。
- 心电图|【科普】心电图上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心脏病吗?
- 产科|她心脏移植10年后圆了“妈妈梦”
- 日本首度公开立场轰动世界,美国彻底玩完,中国全面领先中···
- 12层海景大楼轰然倒塌!12死149人失踪!中国的秘密,藏不住了。
- 医教研|“打造医教研协同发展‘桥头堡’”
- 红河爱尔|红河爱尔眼科医院:“睛”益求精 打造高质量服务
- 健康中国|新春送祝福 卢光琇教授直播间答疑
- 老烟民|科学戒烟课助力有效戒烟 湘潭市中心医院打造模范戒烟门诊
- 关节炎|几个小技巧 关爱我们的“第二心脏”
- 故事|暴雪在做新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