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痔疮手术中放了个屁,居然引发一场火灾( 二 )


患者相关燃料包括毛发、肠道气体、衣物等 。 其中 , 使用聚乙二醇及口服硫酸钠进行肠道准备有助于清除肠内容物及可燃性气体 。
而患者不相关燃料则包括手术巾、海绵、纱布、气管导管、鼻导管等 。 有数据表示 , 49% 发生于气道手术的手术室火灾均是因为气管导管燃烧 , 而鼻导管等原料为聚氟乙烯的物品 , 遇到高温同样易燃 。
最后再来看着火源 。
在外科手术中 , 最常见的便是手术刀 , 随着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 , 高频电刀已经成为手术室最普遍、最基础的电外科设备 , 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 , 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 , 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
但是 , 这样一个医生的得力助手 , 同样也暗藏危险 。
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从 2002 年至 2011 年 11 月共收到有关高频电刀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316 份 , 表现为患者伤害的有 96 份 , 其中就包括非手术区皮肤灼伤、电击伤和手术野燃烧等 。
其次 , 容易造成火灾的着火源还有常用于面部美容、口腔及眼部手术的激光 。 有研究发现 , 当 FiO2 达到 100% 时 , 激光可以在 2 秒内穿透裸露的气管导管 , 从而接触到可燃气体 。
当「火三角」齐聚手术室时 , 发生意外或许并不算偶然 。
事故频现 , 手术室如何防火?
2017 年 , 有文献回顾了既往 33 年美国医疗事故索赔数据库中与手术室火灾相关的事件 , 总共收集到 139 例 。 有数据显示 , 美国每年发生手术室火灾的数目在 650 件以上 , 并随年份变化呈增长态势 。
手术室火灾这一现象渐渐引起了医学领域的关注 , 一些团队也随之开展相关研究 。
2017 年 , Jones Edward L 等人探究了皮肤消毒剂对手术室火灾的影响 。
他们以 15x15cm 的切片猪皮作为模拟对象 , 分为含有酒精的皮肤消毒剂及不含有酒精的消毒剂两组 , 在消毒皮肤后 0min 及 3min , 研究人员使用单极高频电刀装置作为热源 , 测试大气环境下是否会引起燃烧 。
结果显示 , 所有含有酒精的皮肤消毒剂都会引起火灾 , 消毒后等待 3min 会降低风险 , 而不含酒精的消毒剂不管是 0min 或 3min 均未发生燃烧 。
手术|患者痔疮手术中放了个屁,居然引发一场火灾文章插图
随后 , 研究人员又在猪皮上人为制造了直径 1cm 的圆形皮损 , 倒入不同类别的消毒剂 , 模拟人体皮肤褶皱(如脐部)可能会产生的消毒剂聚集处 , 发现消毒剂聚集组的燃烧发生率均有所升高 。
2020 年 , Culp William C 等人则探究了手术单氧气渗透性是否和火灾风险有关 。
首先 , 他们检测了不同材料的透氧性 , 发现棉或毛巾的氧气渗透性最高 , 其次是 AAMI4 及 AAMI3 的手术单 , 隔绝性最好的是无菌手术单 。 随后 , 他们使用人体模型模拟了手术时的情况 , 以 10L/min 面罩吸氧的方式输送氧气 , 并检测手术部位(用「X」表示)和最靠近手术部位的手术单下的氧浓度 。
手术|患者痔疮手术中放了个屁,居然引发一场火灾文章插图
结果显示 , 除了棉布材质的手术巾 , 其余三种手术巾均能有效降低氧污染的风险 , 尤其以无菌巾最为明显 。
【手术|患者痔疮手术中放了个屁,居然引发一场火灾】2013 年 , 美国麻醉师学会提出了一些列关于避免手术室火灾的系统性建议 , 根据「火三角」延伸出了三个原则:尽量减少或避免手术部位附近富含氧化剂的空气;安全管理火源;安全管理燃料 。
2019 年 , Jones Teresa S 等人发表一篇综述 , 汇总了有效预防手术室火灾的可实践建议 , 包括:选择不含酒精的皮肤消毒剂 , 且应 3min 干燥后再铺巾 , 避免消毒剂汇集;当需要进行肠道手术时 , 使用非甘露醇的肠道准备 , 可选择同时使用抗生素等等 。
手术|患者痔疮手术中放了个屁,居然引发一场火灾文章插图
一系列避免手术室火灾的建议
在预防的同时 , 医护人员同样也要学会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 一旦发生火灾 , 首先要停止所有气道气体的流动 , 并断开呼吸回路 。 而如果发生气道火灾 , 则需要立刻移除气管插管 , 并在气道中注入盐水 。
扑灭火灾后 , 也要清除病人体内所有燃烧和烧焦的物质 , 尽早让病人用空气恢复呼吸 。 (策划:z_popeye、gyouza)
致谢:本文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俞旻皓 专业审核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等问题 , 请与我们联系 , 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