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体检中的“小毛病”被忽视,杭州年轻小伙遭遇“沉默的杀手”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采访人员 吴朝香
今年的3月11日是“世界肾脏日”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在庆春、下沙两院区同步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 不少前来问诊的患者有着共同的委屈:“当时以为是不用在意的小毛病 , 谁知道现在变得这么严重!”
3年前 , 体检就有异常
【3年前体检中的“小毛病”被忽视,杭州年轻小伙遭遇“沉默的杀手”】33岁的徐先生(化名)坐在邵逸夫医院肾内科熊晓玲副主任医师的诊间 , 拿着刚刚到手的体检报告 , 满面愁容 。
体检报告单上有不少箭头 , 其中一项已经被圈了出来:“血肌酐273μmol/L” , 已经明显升高 。
肌酐是身体中肌肉代谢的一种产物 , 正常情况下可以经肾脏滤过 , 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 如果升高 , 绝大多数时候代表着肾脏功能受到了严重损伤 , 徐先生的肾脏就是如此 。
3年前体检中的“小毛病”被忽视,杭州年轻小伙遭遇“沉默的杀手”文章插图
仔细翻看徐先生的记录 , 其实早在3年前的体检中已经有了异常端倪:尿常规检查中可以看到尿蛋白 , 尿红细胞都是升高的 。
“我完全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 , 腰也不痛 , 脚也不肿 , 当时体检的医生也说了有些指标有异常 , 但是年轻人又能有什么大问题呢 , 我真是没想到怎么突然这么严重 。 ”徐先生有些懊恼 。
徐先生被收治入院 , 非常配合地接受了检查 , 包括肾穿刺活检 , 肾脏病理结果提示:IgA肾病 。
IgA肾病 , 这是种什么疾病呢?能不能治得好?徐先生看着这有些奇怪的名称 , 有些茫然 。
这种病 , 青睐年轻人
什么是IgA肾病呢?
IgA肾病 , 这是一个以肾脏病理表现来命名的疾病 , 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 , 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而导致的一系列损伤 。 它是慢性肾炎的其中一种类型 。
为什么不能简单明了地用症状来称呼呢?
因为它有共同的发病机制 , 但症状却特别多样:大多数人毫无症状 , 除非体检才能发现异常;而有些人却会有肉眼可见的血尿 , 会有明显的水肿 , 会合并出现高血压 , 甚至快速进展的肾功能恶化 , 直至衰竭 。
有不少患者 , 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肾衰竭的阶段 , 错失了病理诊断的机会 , 肾脏坏得稀里糊涂 , 这里面就有不少是因为IgA肾病 。
IgA肾病 , 因为绕口的名称 , 不被大众熟知 , 但它其实是我国慢性肾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 大约2-3名慢性肾炎患者就有1名是IgA肾病 , 牢牢把握榜首位置 。
而且它特别青睐年轻人 , 它的好发人群就是青壮年 , 完全打破了“老年人才得慢性病”的认知 。
3年前体检中的“小毛病”被忽视,杭州年轻小伙遭遇“沉默的杀手”文章插图
这种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
为什么会得IgA肾病呢?
只能说机制并不是特别明确 。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病 , 但也存在遗传易感性 。
IgA本身是我们身体的一种免疫抗体 , 是用于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外来侵害 , 主要存在于粘膜 , 比如口腔咽喉 , 胃肠道 。
现在多数认同的理论 , 是我们遭受了粘膜感染 , 比如细菌病毒 , 身体产生IgA应对 , 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 IgA出了错 。 出了错的IgA会形成免疫复合物 , 最后沉积在肾脏 , 反而成了需要被清除的异物 , 引起肾脏的免疫反应 , 最后造成损伤 。
所以很多时候 , 我们认为IgA肾病发病与粘膜感染有关 , 有些病人会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前驱表现 , 甚至出现“感染后血尿” ,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感染的症状 。
不能治愈 , 但能缓解
IgA肾病能治疗吗?
疾病已经发生了 , 怎么治疗才是徐先生关心的问题 。
如前所说 , IgA肾病是一种非常多样的疾病 , 如何治疗同样需要个体化 。
治疗方案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 , 年龄 , 肾功能 , 蛋白尿 ,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 , 就是肾脏病理 。
IgA肾病的诊断依靠肾脏病理 , 同时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 , 严重程度如何?急性病变还是慢性病变为主?病理分型如何?都会影响到治疗方案的选择 。 有些患者支持治疗就足够了 , 而少部分患者则需要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治疗 , 使用到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相对“特殊”的药物 。 没有一套方案可以适用于所有的IgA肾病患者 , 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是关键所在 。
在治疗上 , 有一个问题是非常困扰徐先生 , 那就是 , 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