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4月20日讯 胸前肿瘤像韭菜似的割了长 , 长了又割 , 其间痛失左肩左臂 , 湖北黄梅65岁吕爹爹18年来共经历了16次手术 。 4月8日 , 吕爹爹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胸外科接受第16次的完整切除和重建手术 , 有望大大降低肿瘤复发几率 。 4月20日 , 病床上的吕爹爹告诉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再长我再割!只要能活着 , 多痛我都忍 。 ”
18年经历16次手术 痛失左肩左臂
2002年起 , 吕爹爹渐渐发现自己的左胸日渐“丰满” 。 2003年 , 他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粘液肉瘤 , 手术切下了鸭蛋大小的粘稠物 。 他没有想到 , 一场切除肿瘤的持久战开始了 。
粘液肉瘤在吕爹爹的胸壁、肩背部、胸腔反复发作 , 吕爹爹先后在黄梅、九江、上海和武汉多家医院接受了总共14次切瘤手术 。 2017年 , 肿瘤“野蛮生长”的范围太大 , 不得不接受左上肢截肢手术 , 从左肩到左臂 , 整个被拿掉 。 截肢后行动不便 , 在家中不慎摔断了左腿 , 又接受了1次骨折手术 。
2019年术后回家 , 天气炎热老人没有使用空调 , 导致创面大面积发炎 , 不得不接受植皮手术 。 就这样 , 从2003年至2020年 , 吕爹爹总共接受了15次手术 。 很多次手术后 , 吕爹爹还要经历痛苦的放疗过程 。
最近三个月 , 吕爹爹又出现了明显胸闷、背部逐渐肿大等一系列症状 , 今年三月底检查发现胸腔内肿瘤长到排球大小 , 背部内肿块已有苹果大小 。 老人没有二话 , 由老伴和儿女陪同 , 这次赶到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求治 。
切到“无处可切” 老人仍坚信“手术会成功”
老人和家人不愿放弃 , 用家乡话说“医院都走高(遍)了” , 这次一家人选择协和医院西院胸外科 , 找到胸外科副主任江科教授 。文章插图
江科教授为吕爹爹检查身体 。 医院供图
协和医院西院与协和本院实现一体化管理 , 与协和本院保持着同品质的医疗水准 。 4月8日 , 在协和医院西院 , 江科教授详细检查发现吕爹爹的肿瘤不仅体积巨大(10cmX15cm) , 几乎完全占据左侧胸腔 , 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非常密切 。 患者经过了如此高的手术频次 , 已经没有正常的解剖层次 , 手术区域粘连严重 , 这些都使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一步步叠加 。
【爹爹|“励志爹”18年经历16次手术:“只要能活着,多痛我都忍!”】江科教授的术前谈话 , 充分解释清楚了手术风险 , 也表达了对手术的信心 。 而住院期间的对医护团队的观察 , 也给吕爹爹充满信任感 。 在家人的支持下 , 爹爹同意接受这人生第16次手术 。 吕爹爹说:“我不怕 , 我相信这里的医生 , 我相信手术会成功的 。 ”
吕爹爹一席话让江科教授深感责任重大 。 江科教授团队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 , 与手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联合会诊 , 协和医院胸外科廖永德主任多次对手术方案进行优化 。 4月8日的手术历时6小时 , 经过精细操作层层分解粘连 , 完整切除了胸腔及背部巨大肿瘤 , 并进行胸壁重建确保术后生活质量 。
有老伴和儿女陪伴 爹爹说“能活着多痛我都忍”
目前 , 吕爹爹恢复良好 , 高兴地说:“我又活过来了 。 ”语气不乏坚定 。
江科教授介绍说 , 粘液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 很少发生远处转移致命 , 反复复发是粘液肉瘤的主要特征 , 但它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 , 手术彻底切除是唯一选择 。 江科教授表示 , 这次手术非常彻底 , 将大大降低复发几率 , 延迟复发时间 , 但是从疾病规律来看 , “这把韭菜仍有死而复生的可能 。 ”
这18年中 , 他曾经历过发病时的意外、做不做手术的惶恐、术中配合医生的坚定、术后疼痛的难忍 , 以及身体逐渐好转带来的喜悦 , 但又进入到肿瘤复发的下一轮循环 。
“16次手术 , 那种疼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 。 ”江科教授从医21年 , 自称是第一次见到像吕爹爹能坚持十多次手术的粘液肉瘤患者 。
“疼 , 是真疼 。 ”无数次手术后在半夜中疼醒 , 吕爹爹也曾疼得“不想活” 。 截肢后的幻肢痛、植皮后的创面痛…… , 很多次的疼痛让吕爹爹刻骨铭心 , 但是每次疼过之后 , 吕爹爹又会重拾生活信念 。文章插图
江科教授团队为吕爹爹施术 , 手术时间6小时 , 患者恢复良好 。 医院供图
吕爹爹至今经历了16次手术 , 曾因风险太高被多家医院拒绝 , 是他坚强的意志和对医者的信任让他对仍生命充满了信心 。 吕爹爹的信念也离不开一个幸福家庭的支持 。 他走遍各地求医 , 都有老伴陪伴左右 , 床边服侍 。 大女儿和小儿子在外地打工 , 为父亲寄来医药费 , 小女儿陪伴在父母身边 , 6个孙辈也都学着孝敬爷爷 。
- 东莞康华医院|年会聚餐挂横幅:“手术室里全是钱!”东莞康华医院:内容确实不妥
- 昆德拉为什么说“只活一次就好像没有活过”?看完《开端》,我悟了
- 又一“李子柒”爆红:逃离深圳12年,没想到她活成这样
- 女人越来越“花心”的原因,看完你就知道了
- 血液透析|“伟大的白衣天使,肾友们为您点赞啦”透析老人春节前写歌致谢医护人员
- 院工会|宝鸡市人民医院院工会开展“喜迎新春送祝福”活动 ——传递年味 送去祝福
- 世卫:疫情三月将结束,建议取消国际旅行限制!话音刚落,“奥密克戎的妹妹”来了……
- 诊疗|“这样的服务真贴心”
- 60岁老人拆迁款高达500万,老人崩溃哭闹
- 胸痛|冠心病号称“人类第一杀手” 要注意日常的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