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性教育应从父母“性脱敏”开始

教育|孩子性教育应从父母“性脱敏”开始文章插图
近日 , 上海市妇联为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开展公益性教育讲座 。 讲座上 , 性教育专家陈静向家长们传授帮孩子建立隐私感的方法 , 科普儿童防性侵观念 。 陈静指出 , 儿童5岁起就需获得适合的性教育 。 越早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性教育 , 越能提供更多保护 。 她说:“很多时候 , 性教育问题不在于小孩 , 而在于成人 。 ”
为家长开展性教育 , 不仅是让家长掌握正确的性教育方式 , 同时也是让家长“性脱敏”的有效措施 。 近年来 , 随着公众对性教育的态度逐渐开放 , 性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家长重视 。 然而 , 重视性教育并不等于真正开展性教育 , 据2019年一份有关“中小学家庭性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 , 在对6408位中小学家长开展的家庭性教育调查中 , 虽然有83.7%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性教育的重要性 , 但仅仅有11.3%的家长对孩子开展过“系统的性教育” 。
家长对开展性教育态度与行为的严重不一致 , 一方面是由于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 家长普遍对于有关性的话题羞于启齿 , 大多数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对性问题“长大了就知道”“无师自通” , 因而对性教育刻意回避甚至是排斥 。 另一方面 , 有家长认为让孩子早早接受性教育 , 会刺激孩子越早产生“越轨”行为 , 产生不当的性行为 。
父母对性教育的错误观念不仅使孩子的性知识处于空白状态 , 还增加了孩子形成错误且模糊的性知识的风险 。 有学者对1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 , 男女学生获取性知识的最主要渠道均是同伴教育或交流 , 说明了父母在性教育中的缺失 。 此外 , 数据还显示 , 男生从成人网站获取性知识的占比为23.1% , 女生从书籍或杂志中获取性知识的占比为13.5% 。 然而 , 不管是影视作品或是书籍 , 都不能承担性教育的功能 , 其中对于性行为的夸张描述甚至还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性知识 。
性知识的不足会增加孩子被侵犯的风险 。 在2016年公开报道的433起性侵儿童案件中 , 有69.28%属于熟人作案 , 从高到到低依次为师生、邻里、亲戚、家庭成员 。 对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 并且性知识匮乏的孩子来说 , 与熟悉的成年人独处是一件有危险的事 , 甚至在被熟悉的人侵犯之后 , 孩子会产生滞后性的反应 , 在事发多年后才会意识到这是一种侵犯行为 , 从而经过漫长的心理治疗才能让伤害消解 。
性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而性教育需从家长“性脱敏”开始 。 家庭性教育实际上是性教育最有效的方式 , 家庭性教育在所有性教育方式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与学校性教育相比 , 家长可以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 , 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向孩子传递性知识 。 同时 ,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 , 了解孩子的想法 , 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性知识 。 但是 , 这一切都建立在家长是否正视性问题 , 只有当父母从心理上接受性、正视性 , 不回避有关性的话题 , 才能以平等、自然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交流 , 让孩子对性形成积极且正确的态度 。
【教育|孩子性教育应从父母“性脱敏”开始】此外 , 家长不仅要“性脱敏” , 还要掌握正确的性教育方式 。 2020年5月4日 , 上海一名10岁男孩带一名5岁女孩走到书店转角 , 疑似有猥亵行为发生 , 女孩母亲看到监控后 , 强烈要求男方道歉 。 的确 , 应该理解女孩母亲的心情 。 但是 , 孩子们如何看待这事件?孩子们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行为?父母的反应是否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好的影响?这些问题都被家长忽视了 。 正如有学者所说:“我们告诉孩子要保护好身体和隐私部位 , 并不是说一旦涉及了隐私部位就是天塌下来的事情 。 ”
性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正确的性教育不仅能让孩子掌握正确的性知识 , 更重要的是还能让孩子理解性的本质 , 培养孩子们对于爱情、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 塑造孩子们健康的人格 。 正确的性教育必不可少 , 而正确的性教育需从父母“性脱敏”开始 , 让家长掌握正确的性教育方式 。
文/梁冰洁(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