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 上海药物所张江新址建成并投入使用 , 成为第一家整建制搬迁至张江的国家级生物医药骨干研究机构 , 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 。 随后 , 多个药物创新中心在张江拔地而起 , 一个国家创新药物研发技术平台体系逐步在浦东建立起来 。
如今 , 张江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药谷” 。 “为庆祝抗战胜利 , 父亲为我取名‘凯先’ 。 ”1945年出生的陈凯先院士如今已近耄耋之年 , 但依然奔走在创新一线 , 为我国新药研究事业、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奋进 。 这种奋斗的习惯伴随了他一生:即便是大学毕业被分配去当看水泵的工人 , 他也依然坚持自学英文 , 不愿虚度光阴 。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目标 , 那就是:自觉对标国家需求 , 不忘科技报国初心 。 ”陈凯先说 。
- 门诊|从“西”入“中”路更宽!听听这位基层医生的心里话
- 博锐生物|20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来自贝达药业、博锐生物、赛诺菲等
- 药品|【向全市人民汇报】市卫健委:积极探索创新药学服务新模式
- 校企合作|鄂产中药抗疫新药开始上市“冲刺跑”
- 国家发明专利|巴蜀中医多才俊 这位医生一年获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 张立超|一针1348万元罕见病新药将落地中国 为何如此之贵?
- 诺华|“史上最贵药”一针超1300万元 诺华SMA创新药物已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 肿瘤|华东医药抗肿瘤1类新药获批临床 拟用于晚期实体瘤
- 住院|《新华日报》报道:住院期间,这位泰州医生拔掉针头赶去抢救患者
- 好家云店年度策划:致敬!了不起的中国数字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