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就像我的拄手棍”

来源:广州日报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 , 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 , 通过签约的方式 , 促使具备家庭医生条件的全科医生对签约患者进行长期、稳定的服务 , 它是我国真正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一环 , 也被称作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
在广州 , 越来越多的患者正签约家庭医生 , 通常 , 签约家医基础包的价格仅为每年30元 , 签约家医会对患者的生活和疾病的治疗带来哪些转变?如何促进家庭医生更有效率地为患者服务?国内其他城市又有哪些好的探索?采访人员就此进一步进行了采访 。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武威
“挺过两次大病 , 多亏家庭医生”
家住广州黄埔区红山街的萧显全 , 如今身体一有不适就会马上联系自己的家庭医生曾杜敏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这几年能挺过要命的大病 , 家庭医生在其中起到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
萧显全介绍 , 自己的身体一直受到各种疾病的折磨 , 从1998年起他就患上了高血压 , 之后又得了痛风 , 手指和脚趾关节都有明显的隆起 。 因此2016年红山街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之后 , 萧显全主动进行了签约 。
萧显全告诉采访人员:“家庭医生曾杜敏是我2016年第一次住院时就认识的 , 当时我因为肾脏出了问题 , 所以在他这里看门诊 , 曾医生对病人比较细心 , 有什么问题都愿意给患者解释 。 曾医生的医德是一流的 。 ”
萧显全第一次死里逃生是2019年过年前 , “那时正好是中午 , 我前胸后背突然特别疼 。 我打电话给曾医生 , 他让我马上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黄埔分院看急诊 。 医生让我马上躺在那里不要动 , 随后给我拍CT , 一拍就发现我是主动脉夹层 。 医生告诉我需要马上转院 , 于是就让我转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本部做了手术 。 ”
【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就像我的拄手棍”】几个月前 , 萧显全再次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体检 , 发现他的肺部有一个结节 。 结节有血供 , 于是曾杜敏就建议他进一步做检查 , 结果就发现了一个原位新发的小细胞肺癌 。 这回 , 曾杜敏又给他介绍一个中山医本部的肿瘤科医生 , 给他做了介入切除手术 。 最近几个月 , 萧显全的复查指标都很好 。
“我有什么问题都问曾医生的 , 因为他是我的家庭医生 , 我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 都要请他给一些宝贵意见 。 ”萧显全说 。
曾杜敏告诉采访人员 , 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第一守门人” , 现在首要的任务是要提升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依从性 , 这样 , “守门人”就不会失职 。 例如 , 曾杜敏会要求高血压患者每天把血压记在一张表格上 , 每天量两次血压 , 每个月 , 病人要把表格给他看 。 让病人养成自我管理健康的习惯 。
而对于签约患者的突发状况 , 曾杜敏会及时进行“分诊” , “小问题能在社区解决 , 我们就在本地进行解决 , 大问题、比较急的 , 就直接联系大医院过去 , 走绿色通道解决 。 患者在大医院治疗病情稳定了 , 就再回到社区做康复治疗 。 对于我的病号 , 半夜打电话给我都是没有问题的 。 作为家庭医生 , 我们要对病人都很细心、耐心 。 ”
“大问题介绍转诊 小问题社区解决”
住在黄埔区文冲街的梁浩洲和梁容爱老夫妇 , 这些年来一直非常感激自己的家庭医生梁剑锋和护士刘娟 。 老两口亲切地表示 , “梁医生就像我晚年的‘拄手棍’ 。 ”
梁浩洲今年85岁 , 多年来一直受到慢性肾病的折磨 , 但因为心脏不太好 , 他不能做透析 , 一直是家庭医生梁剑锋帮他做药物治疗 。 去年11月 , 梁伯心脏痛得厉害 , 他告诉了梁剑锋 , 听完其病情描述后 , 梁剑锋连忙让梁伯妻子打120 , 在医院照CT发现有主动脉夹层 , 需要到有条件的医院去治疗 , 梁伯和妻子对于转院有点懵 , 联系不到那边的医院 , 梁剑锋怕他有危险 , 于是赶紧帮他联系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急诊 , 再联系外院的救护车连忙送梁伯过去做进一步检查 。
幸运的是 , 检查显示梁伯是慢性的主动脉夹层 , 不需要开刀 。 但对于自己的心脏问题 , 梁伯和妻子随后一直在主动跟踪 。 “我觉得梁剑锋医生对我们非常好 , 非常热情 , 什么问题都愿意给我解答 , 我还让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和他签约 , 我们人老了 , 儿女不在身边 , 身体上有病痛都靠着梁医生帮忙 , 他就是我们老人的‘拄手棍’ 。 ”
梁剑锋医生告诉采访人员 , 梁浩洲患有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病、糖尿病 。 其中慢性肾衰竭已经有10来年了 。 他反复会出现肌酐高 , 没有洗肾 , 长期靠吃药维持 。 因为梁伯如今腿脚不便 , 他们会上门检测梁伯的身体状况 。 “以前梁伯都是自己骑自行车来拿药 , 现在要靠他老婆来了 。 目前他肌酐的数值一直很好 , 指标维持在100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