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是亘古不变的。
一直以来,各个医学专家都不停告诫我们:少吃盐。吃得过咸容易伤血管,诱发高血压。为此,很多商家还研发出了控盐瓶,让我们把低盐饮食付诸实践。
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却把这一“既定事实”推翻了,研究人员认为:吃得咸,反而活得久。
怎么一回事?高盐饮食比低盐饮食更健康?
文章插图
一、“吃得咸,活得长”是真相还是谬论?最近《欧洲心脏杂志》一篇关于钠摄入量及全因死亡风险的研究可是让小编瞠目结舌了。
该研究称:摄入的钠量越多,预期寿命越长,死亡风险也越低。
文章插图
这项研究纳入全球181个国家,通过对钠摄入量、人均寿命和死亡情况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日平均钠摄入量每增加1克(约相当于2.5 g食盐),与自出生起预期健康寿命延长2.6岁,60岁时预期健康寿命延长0.3岁,全因死亡减少131例/每10万人有关。
吃得太咸,会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风险,这项研究的结论确实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知。
本次研究是一项从全球层面分析钠摄入量与预期寿命的相关性研究。研究也纳入了各国的GDP和体重指数,毕竟很多国家的穷人并不一定能吃得起太咸。但不管是全面对比还是只对比富国,其趋势都是一致的:钠摄入量增加,确实与出生起预期健康寿命延长、全因死亡减少有关。
文章插图
研究团队也在论文中承认,影响疾病、死亡的因素太多,关于钠元素的摄入是能作为一项观察性研究结论,不能作为指南推荐的证据,但至少对大行其道的限盐论是一种反驳。
二、“限盐论”到底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高盐饮食可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膳食指南也明确提出:吃清淡少盐。那么“限盐论”到底是否有利于健康呢?
2014年,一项涉及13万例受试者的汇总分析显示:每日钠盐摄入<3 g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均增加。
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也进行了一次低盐饮食研究,研究纳入了800多位心衰患者,结果却令人震惊,低盐饮食的死亡率比不限制盐饮食高出85%。
2017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副教授Lynn L. Moore的一份跨越16年的追踪报告指出,每天摄入< 2500 mg钠的参与者的血压比摄入高钠的参与者血压高,摄入较少的钠与降低血压无关。实验表明,目前没有任何证据,低钠饮食对血压有任何长期有益的影响。
文章插图
但事实上,这类研究多以国外居民为样本,而且他们没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JAMA》上曾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摄入过量的盐是心血管相关疾病最高死亡率最高的因素,而在全球心血管病死亡中,每年165万归因于过多钠盐摄入。
据2019年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0.5克,食盐摄入量大,高血压患者又多,在这样的形势下,限盐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三、咸还是淡,该如何选择?“我吃过噶盐比你吃噶饭仲多啦”。这句话,从小到大我们听过无数次,总以为是个夸张说法。不过,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最新的研究证实:中国是世界上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大力提倡限盐的国家。在我国,中风和心脏病是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过多的摄入盐及高钠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触发心血管相关疾病。
除了增加高血压、高盐饮食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人尿意频频;太多的盐还会引起人体脱水,一旦体内水分不足,就会导致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滞后;食盐过量与胃溃疡和胃癌也存在关联,当胃部出现不适,很可能是日常吃得过咸有关。
文章插图
当然,不吃盐,或是摄入的盐分太少,也会对人体有不利的影响。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是人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电解质,可以保持电解质和体液的酸碱平衡。
长期低盐饮食势必造成潜在低血钠的威胁。患者因低钠可引发疲劳、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内稳态紊乱等临床表现,而隐性低血钠,同样会增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moore|研究181个国家发现:吃得咸,可能活更长!每天吃多少盐更长寿?】究竟吃多少盐,才是正确的?
- 后遗症|港中大研究:新冠长期后遗症与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关
- 症状|【微特稿·健康与养生】研究:“新冠长期症状”风险或可预估
- 胆结石|新研究:日饮几杯咖啡不仅不伤肠胃 反倒促进消化
- 大蒜|针对中国人的研究:吸烟可增加胃癌死亡率,大蒜或起到预防作用
- 广东|广东医生牵头国内首发!《细胞自噬与肾脏疾病研究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 皮肤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受试者招募】银屑病患者,这项临床研究可关注一下
- 中国睡眠研究会|《开端》频繁出现的褪黑素能治失眠?真相是……
- 临床研究|口水闻起来是臭的,为什么情侣接吻时不会觉得恶心?看完扎心了
- 防癌|孙燕院士:研究癌症60年,我总结出5张“防癌处方”,送给你
- 新首钢|中国数字心脏和健康研究暨新首钢队列项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