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 慢时光

我想你 慢时光

我想你 慢时光

今天的夜读,以一首诗开始,

我们从《从前慢》说起,

聊聊书信时代的故事,

聊聊那些,旧日子……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我想你 慢时光
我想你 慢时光

《从前慢》作者:木心





我想你 慢时光



你还记得书信往来的年代吗?



当我们打开手机就能获取最新信息,拨通电话就能立马取得联络,当你在网络随意浏览的时候,你怀念那些慢时光吗?



在那个电子通信还未到来的年代,在你装满祝福的贺年卡里,在你写满秘密的信封里,都装着你什么样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回忆……



书信邮票岁月稠



文:陶诗秀

刊于《人民邮电》报18年1月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个新年前夕,刚上高中一年级的我被母亲叫到桌前,桌上放着几张贺年卡和一些信封邮票。母亲对我说:“今年的贺年卡由你来写。你是高中生了,要向长辈们拜年。”



我在母亲的指导下,写下了平生第一张贺年卡。因为怕自己的字不够好,配不上漂亮的卡片,正式写之前,还紧张地在另一张纸上练习了一会儿。随后,我又在母亲的指导下,写好信封,贴上邮票,跟着母亲走到巷口的一个邮箱前,把它们投了进去。这就是我和书信与邮票感情关系的开始。



我们家不是本地人,亲戚朋友全在外地,所以寄信收信比别人家多得多。母亲是个笔头很勤的人,在那个没有电话的年代,除了遇到大事拍电报外,平时全靠写信来维系与外地亲人的联系。



母亲教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写信问候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讲讲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近况。渐渐地,我熟悉了写信和寄信。



高二暑假的一天,前院的一个大姐姐问我,可不可以把我家来信信封上的邮票送给她,因为她在集邮。我把这事告诉母亲,母亲就送了她一些,而我却因此注意到了邮票的奥妙。我跑到大姐姐家去看她整理邮票,知道了集邮这个有趣的活动,开始对集邮产生兴趣。



听说我想集邮,父母亲把家里的来往信件都搬了出来,一边清理,一边帮我把纪念邮票剪下来。那个暑假,我花了很多时间清洗邮票,配套整理,还跑到前院去和那个大姐姐交换,感觉好玩极了。



亲戚们知道我喜欢集邮,就常把用过的纪念邮票夹在信里寄给我,记得我有好多张很难得到的珍贵高面值邮票,就是外祖母送给我的,因为她和国外有通信。



我真正对书信和邮票产生依赖是认识我的先生以后。那些年,他经常被派到外地去学习或进修,一去就是三五个月。热恋和新婚中的我们,彼此一天到晚盼来信,经常写信寄信。由于他也有集邮爱好,邮票更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热点,只要一发行新邮票,我们就会立刻去买,互相邮寄,还在信封上写上“请保留邮票”,以防被人撕走。



八十年代中期,我随先生去外地工作,与父母开始了异地生活,书信更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信息管道。我是家中独生女,和父母的感情极其深厚,写信事无巨细,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



那时,一封信在路上要走十多天,遇上节假日时间更长,我就和母亲相约,不管是否收到对方来信,每周都要写信。



我和先生当时还穷,平日省吃俭用,但对买邮票从不吝啬。为了不让信件超重,我把信纸上的间隙都利用上,好符合普通信件的邮寄标准。



那些年我们集到的邮票都是高面值的,与此同时,家乡的父母亲仍在代我们购买新发行的纪念邮票。



有段时间集邮盛行,购买纪念邮票需要早早去排队,父母也夹在集邮迷中间抢购,再寄给我们,令我们感激不已。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那时,我们来往的信件已经积累了好几个纸箱。



2001年,父母亲来我家探亲,当时网络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了,电子邮件方便又节省,我就教父母亲上网写电子邮件。探亲半年间,他们学会了用电子邮件,回去后很快就买了一台电脑,从此以后我们之间的通信改成电子邮件,只是每逢过年过节时,还会互寄贺卡和书信。当然,那时候电话也在国内家庭得到普及,我们也可以打电话聊天了。



再后来,网上视频、手机短信、微信聊天、快递等,与家人的交流愈来愈方便,提笔写字的事离我们愈来愈远,书信邮票日渐式微。



前不久,我参观上海邮政博物馆,也就是原来的上海邮政总局,看到那些曾经非常熟悉的事物,阅读着一些史料,不由勾起我对书信邮票年代的回忆。



我想,凡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对书信邮票一定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它们曾经承载了多少令人难忘的思念,带给我们多少希望和梦想啊!



编辑:刘培钰

配音:刘培钰

校对:梁    晨

制图:王    阳

我想你 慢时光

推荐阅读:

对比三大运营商“期末成绩单”,从数据中看拼杀

中国铁塔2018年工作会议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中国联通董事会提前换届,李彦宏等5位混改投资人获提名

真的“不限量”?三大运营商谁更拼?

三家通信行业央企20位领导人员职务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