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南京龙湖一在建工地塌陷已两月有余 事发原因仍未确认

傻大方小编提示您本文标题是:【跟踪】南京龙湖一在建工地塌陷已两月有余 事发原因仍未确认。来源是。

【跟踪】南京龙湖一在建工地塌陷已两月有余 事发原因仍未确认。龙湖|跟踪|南京|在建工地|龙湖地产|原因---


2018年1月14日凌晨5时许,南京市江宁区一在建工地突然发生大面积塌陷。经核实,该工地位于南京龙湖G23地块E区南侧,主要系基坑局部支护桩发生坍塌。

龙湖|跟踪|南京|在建工地|龙湖地产|原因---

【跟踪】南京龙湖一在建工地塌陷已两月有余 事发原因仍未确认

事故发生后,南京龙湖官方微信号立即发布事件说明,表示未造成人员伤亡,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彼时,龙湖地产(00960.HK)相关负责人曾向《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表示,事故发生的原因还在跟政府部门及相关专家进行研究,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安置当地受到影响的居民。然而,时至今日,距离事发已经两月有余,事故原因仍未有官方定论。

连日来,本报采访人员多次致电致函龙湖地产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有回应。龙湖南京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具体项目问题要问项目团队,我们不了解。”

事故原因仍是谜

【跟踪】南京龙湖一在建工地塌陷已两月有余 事发原因仍未确认。龙湖|跟踪|南京|在建工地|龙湖地产|原因---

龙湖|跟踪|南京|在建工地|龙湖地产|原因---

【跟踪】南京龙湖一在建工地塌陷已两月有余 事发原因仍未确认

根据南京市规划局江宁分局关于“NO.2015G23地块E区”的规划设计方案,该项目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新亭路以南,竹山路以西,E区规划用地面积40834.02平方米(约合61.25亩),规划用地性质为商办混合用地。地块设计内容为大型购物中心及办公,总建筑面积为188268.45平方米。

NO.2015G23地块在2015年南京市国土局公开出让之时,曾遭到了世茂、旭辉上海建工联合、中航、禹洲、龙湖等多家开发商一齐争夺。最终经过73轮竞拍后,被龙湖地产以47.7亿元拿下,楼面价达到12678元/平方米,溢价率达51.4%,刷新了当时的地价,成为江宁新“地王”。

据了解,此项目同时也是龙湖地产进驻南京的第二个项目,龙湖地产欲将打其造为集商业、住宅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与龙湖地产在南京的首个项目龙湖·春江紫宸南北遥相呼应。

龙湖|跟踪|南京|在建工地|龙湖地产|原因---

【跟踪】南京龙湖一在建工地塌陷已两月有余 事发原因仍未确认

然而,在前期商品房一房难求的情况下,E区购物中心建设却突生意外。据媒体报道,该起事故己导致路面塌陷,电线杆倒下,工地污水不断流淌、周边部分住宅房墙体出现裂痕等。为安全起见,南京龙湖将施工现场附近的360号楼房居民全部撤离,并安置在附近宾馆暂住。同时宣布全面停止该项目工程所有施工,积极组织人员、物资和专业设备按照专家意见开展消险工作。

如今两月已过,面对坍塌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小区住户后续赔偿问题该如何解决,项目何时开启重建等问题,龙湖地产仍未给出具体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资本观察报道,有工地附近居民表示,该塌陷区域此前有一个池塘,是后来才填起来的。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王修信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认为,基坑坍塌有多种原因,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建立大型数字模型通过多因素分析才能做出评估。“根据视频,不排除周边雨水太大、底部有流沙的可能,可能需要对土质松软程度进行监测。而基坑的支护桩在设计上的长度、高度,开挖得过深、地下水位很高、抽水降水到位与否都会有所影响。”也可能存在原本地下水位很高、抽水降水不到位的情况,甚至基坑的支护桩在设计上的长度与高度、开挖的深度都是基坑坍塌的影响因素。

内部涌现“离职潮”

【跟踪】南京龙湖一在建工地塌陷已两月有余 事发原因仍未确认。龙湖|跟踪|南京|在建工地|龙湖地产|原因---

3月9日晚间,龙湖地产也发布截至2018年2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2018年前两个月,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92.7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92.4万平方米。

单月来看,龙湖地产2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32.5亿元,同比增长6.77%;合同销售面积7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01%。

龙湖|跟踪|南京|在建工地|龙湖地产|原因---

【跟踪】南京龙湖一在建工地塌陷已两月有余 事发原因仍未确认

不过,在业绩上涨的背后,龙湖地产内部高管却相继离职。2月22日,龙湖集团人力资源部对外发布一封高管辞任通知,现任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王亚军,由于个人原因将离开公司

【跟踪】南京龙湖一在建工地塌陷已两月有余 事发原因仍未确认。龙湖|跟踪|南京|在建工地|龙湖地产|原因---

,3月1日生效。

此前一天,南京龙湖总经理李宏耕辞任,原南宁筹备组负责人李尧接任。同时,李尧将继续兼任南宁筹备组负责人,直到接替人选到任。

资料显示,李宏耕1996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在地产界已经有20余年从业经历,于2013年加盟龙湖。值得注意的是,采访人员查询天眼查发现,李宏耕不仅是南京龙湖的总经理,同时也是龙湖G23项目的开发商--南京名万置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据传,李宏耕的下一站是融信,负责第二事业部。而对于李宏耕的离任是否与坍塌事故有关这一问题,龙湖地产方面未予以回应。

龙湖|跟踪|南京|在建工地|龙湖地产|原因---

【跟踪】南京龙湖一在建工地塌陷已两月有余 事发原因仍未确认

除了王亚军和李宏耕之外,更早之前的2017年底,包括龙湖集团副总裁袁春也选择了从千亿明星房企离开,转投百亿房企鸿坤集团。

有观点认为,龙湖地产高管相继辞职或与公司战略计划过于激进有关。今年1月30日,龙湖地产CEO邵明晓在经营会上提出,未来三年,龙湖依然要保证行业规模前十,到2020年争取实现3000亿元的销售目标。邵明晓表示,未来三年,龙湖要出现1~3个500亿元级地区公司,3~5个300亿元级地区公司,5~8个200亿元级地区公司,8~15个100亿元级地区公司。

高压之下,离职潮起,龙湖地产的目标能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