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算法也有价值观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算法也有价值观》。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曾经,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一句“算法没有价值观”,把利用算法推荐、分发内容的互联网平台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日,今日头条和快手在短短一个月内发生系列剧变,央视点名、广电约谈、产品下架、总裁道歉……引起广泛热议。
平台运营商到底应不应该为本平台传播的低俗不良内容负责?答案是肯定的。
就像工业技术既能为我们生产必需品,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水废气一样,算法推荐技术既为我们带来了更个性化的互联网产品,也必然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对于工厂来说,不安装污废处理设备可以甩掉沉重包袱,成本大减。如果我们认为工业企业这种逐利行为是不对的,那么互联网企业只享受技术红利,却放弃“环保”责任,任由低俗不良内容“污染”网络环境,也是与道德和法律背道而驰的。
油门可以猛,刹车也要灵。正如广电总局下达的整改要求最后一条所说,“网站节目的上传总量和上线播出总量应立即调减至与网站审核管理力量相匹配的规模”。整改绝非打压,有多大脚穿多大鞋,权利与义务的匹配才最重要。
算法到底有没有价值观呢?当然有。算法的背后是人,算法的价值观就是人的价值观。
许多人喜欢以菜刀为例子,证明技术是中立的,问题不在技术,而在使用技术的人。但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不用菜刀打仗,不用砍刀做饭呢?我们的祖先从一片锋利的石头开始,根据人的正当需求,不断细分各种用途,制造出千百种制式的刀具,这才是技术得以不断发展的初心。技术从一开始就是有倾向性、有价值观的。
如果一把以做饭为目的的刀具,在实践中被大量地拿去作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反思并调整技术方案,而非躲在“技术中立论”的背后假装看不见。
如今,无论是快手还是今日头条,都宣布要扩招员工,完善“人机结合”审核模式,同时也与高校科企联手,对算法本身进行优化。这是正确的选择,应该尽早落地。技术红利与公序良俗没有必然冲突。新事物在跨越野蛮生长阶段后,必须逐步走上正轨。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主张熠熠生辉
- 推荐算法进阶手册:2大篇章10大模块51份学习资料
- 人民日报给她点赞!武汉110接警“娘子军”既专业又有耐心
- 首席算法“攻城狮”带你七张图看懂一周宏观变局:外贸和物价数据
- 从亿万人中找到你!Lookalike算法教你用深度学习挖掘高相似度人
- 看片 | 荣耀发布会,吓人的技术,原来就是打磨GPU算法
- 人民日报紧急曝光:这381所大学都是假的,千万别被骗了!
- 人民日报已经发言了,范冰冰们怕是难逃法网,娱乐圈要大地震了
- 人民日报生态论苑:科学防治沙患 筑牢绿色屏障
- 多伦多大学创造“隐私过滤器”,利用算法干扰社交巨头的人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