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京沪房价真见顶了,但有些城市会很强势!
导读
昨天(9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最近3年15个热点城市首次出现全面停涨。房价的涨与跌总是最容易触发买房人敏感的神经,也再次引发全国新一轮“房价怎么走”话题!那么问题又来了,房价要见顶了?什么时候见顶?
作为全国房价总龙头的北京房价,其一举一动更是备受关注。近日北京学区房价降了20%的新闻引起很大关注。不仅如此,北京市场已开始加快动作,大范围清理低端产业,提高城市门槛……这些措施直接预示着未来几年内北京楼市走向!这一次,北京的房价恐怕是要见大顶了。与此同时,新一线(强二线)城市会是最大受益者。个人判断:未来若干年,宁杭武郑蓉等强二线城市楼市机会比北京要多。
1北京已开始大范围行动,这一次北京房价怕是真难了
判断一个城市楼市发展前景,直白点就是看:有没有人?有没有钱?中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应该进一步向大城市聚集。
然而,早在2016年,一线城市(以京沪最为典型)纷纷提出了2020年的人口控制线,并且正在相当严格地执行中:
北京:2200万人。
上海:2500万人。
深圳:1480万人。
广州:1550万人。
共计:7730万人。
但事实上,四个城市的实际常住人口已经超过7730万这个数值了,深圳广州的实际人口已突破2千万。
这是一张由2016年春运迁徙大数据所绘制出的全国春节期间人口流动图景。
(轻推动图可使图片静止,图l城市数据图)
对于,,北京方面已开启大范围清理行动。各类低端产业已收到政府关停公告,要求尽快撤离搬迁。
对于外来人口,也发出撤离通告。如丰台区要求某单位内居住的外来人口必须在9月15日搬离,而对于录用外地人员的企业,也将严惩,一律暂时停业。
对于北京方面做出的这些措施是支持的,但清理对刚需伤害较大,间接影响高端市场购买力,因为下游接盘的少了。因为,如果实际常住人口不增加也会很麻烦。
都知道“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这是中国城市房价的逻辑。如果能保持一个城市不断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人才的支撑,那么这个城市最起码是有希望的。比如南京、杭州,这些城市高校相对较多,如何留住这些人才,各大城市都做出相似的措施。
加上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更需要有年轻血液的注入。一个能留住人才的城市是朝气满满,才有和其他城市拼创新拼活力的资本。
2这些城市房价还要涨,南京也在!
一线城市严控人口,未来人口流向哪?
实际上,二线城市在某种程度上承担起了人口流动中重要的角色。
当一线城市严控人口时,一些二线城市将承担未来城市间净迁入人群的流向。进入一线的路被堵,这些人就会选择去二线,加上三四线城市的人才也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到二线城市。根据城市数据团数据统计,做出的人口吸纳能力较强的部分二线城市:
图l城市数据团
从人口流向来看,在未来若干年,强二线城市最受益。京沪未来几年人口不增加,也即意味着楼市需求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也包括改善需求,市场整体会保持相对平稳。而大量人口会流入新一线城市。所以,我也一直坚持我的判断:未来若干年,宁杭武郑蓉等强二线城市楼市机会比北京要多。
也有观点认为,京沪清理的都是低端产业、赶走低层次人口,有助于城市升级,楼市需求并不会受影响。但要知道,我们的社会生态是个梯度,也是个食物链。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楼市交易逻辑。想想,买200万的走了,影响买500万的换房计划,500万的买不了,买1000多万的旧房子也不好卖,资金和资格都成问题。所以,永远不要忽视暂时贫穷的年轻人和潜力刚需。
而近日,美国智库米尔肯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2017年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排名如下:
“中国表现最佳城市”年度报告称,在中国一线二线城市中,前十名依次为:成都、重庆、贵阳、深圳、南京、上海、郑州、昆明、南昌、青岛。
一线城市房价何时见顶?未来哪些城市房价还要涨?当一线城市严控人口,我们还能去哪?答案就在这!
- 周末楼市翻天覆地,任大炮新观点戳穿房地产,房价下跌势不可挡!
- 为什么房价涨跌,都不关三四线城市的事?
- 房价究竟是上涨了还是下降了?
- 炒房团揪心了:名下房价在上涨,就是没有人去接盘!为啥?
- 中小城市成交量下降, 距离任志强\"房价下跌城市会增多\"的预期
- 房价下跌的背后,你可能还是买不到房
- 春节后首周长春房价8270元\/平 成交销售排行榜 哪个区受市民喜欢
- 硅谷房价有多高?均价116万美元,苹果和Facebook员工都买不起!
- 社科院:最新调查全国房价稳定,2018年无房者借钱也要买房子!
- 心塞!都说房价降了 可是年后买房却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