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现状:七大利率如何传导?——利率市场化专题(上)(32)
将2008年至2018年10年期间以2013年为分界,分别观察这些非标产品收益率同银行间与标准融资渠道利率的相关关系,能够发现这两个时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早期中国金融处于宽货币+宽监管状态,金融创新产品完全表现为不受监管的“银行的影子”,从银行间市场传导到信托收益率、ABS收益率的效率几乎同传导到贷款、债券收益率的效率相当(理财产品的相关性较低是由于其中有投向权益类资产的);而后期意识到其巨大风险后政府采取了对非标的强力打压,从而债权类信托产品收益率同其他利率的相关性迅速显著降低。这一相关性的前后骤变正显示了资管产品、非标产品早期野蛮生长、后期受到监管严厉管控的历史。
- 今年960万人将死于癌症 这些习惯让越多中国人患癌
- 网络安全护航中国梦行稳致远
- 马丁·雅克:中国有效地激励了其他新兴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
- 尼基·亚迪: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发挥了非凡的领导作用
- 傅晓岚:中国需要非常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 吉姆·奥尼尔:中国是“金砖四国”的核心
- 中国游客遭瑞典警察粗暴对待 文化和旅游部高度关注
- 中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论坛举办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密码
- 为担当者担当 让实干者实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 活态传承 活力再现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济南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