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尚穿在身上,不如把这些“纸上展览”带回家



原创 Lens WeLens
今天 , “纸厂纷纷停产”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
生活用纸、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等纸价大涨 , 受其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无疑是出版业 。 但在当下举步维艰的出版行业里 , 依旧有一群人在坚持做着自己热爱的书籍 。
#littlegallery#vol.02 , 我们与资深书籍策划、选题负责人张维一起聊聊有关时尚生活和艺术设计图书的发展与选择 。
“时尚”在今天的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 时尚的概念也早已超出了服饰穿搭、设计美观的范畴 , 不仅涉及各式各样的社会环境与视觉再现 , 而且同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复杂紧密亲密的联系关系 。
张维是重庆大学出版社时尚艺术设计书籍——“万花筒”系列图书策划人 。 将近十年前 , 恰是时尚在中国形成的黄金时期 , 张维凭借对时尚与品牌的热爱进入了这个领域 , 并开始着手推进时尚设计相关书籍的出版 。

把时尚穿在身上,不如把这些“纸上展览”带回家
本文插图





把时尚穿在身上,不如把这些“纸上展览”带回家
本文插图




《马丁·马吉拉》
“万花筒”系列出版“一切关于美的、酷的、视觉化的、思想性的优秀作品” , 包括流行文化 , 身体、衣饰与文化 , 艺术设计画册和读懂系列 。 《时尚的启迪》《时尚的迷宫》《川久保玲》《黛安娜·弗里兰自传》等等 , 陆续推出30多本 , 不仅受专业人士的喜欢 , 也广受普通读者的好评 。
之所以叫“万花筒书系” , 是因为想将时尚设计领域多种多样的内容先容给读者 , 就像万花筒可以翻出不同花色一样 , 透过它就可以看见五光十色的世界 。
与很多策划人一样 , 张维对于设计时尚有许多自己非常明确的喜好 , 在做书的时候 , 也经常将这种独特的个人的品味和风格放在其中 。
在做这一系列外文中译书时 , 语言的公道翻译是其一 , 但更具挑战的 , 是做好材料翻译 。 如何在既保存原稿的同时 , 又利便海内读者阅读 , 做到这种“原滋原味”的转换 , 是张维一直在探索和思索的东西 。
遇见时尚设计美学
littlegallery
vol.02
x
张维(重庆大学出版社策划人)

把时尚穿在身上,不如把这些“纸上展览”带回家
本文插图
【把时尚穿在身上,不如把这些“纸上展览”带回家】



《马丁·马吉拉》
时尚可以走在前沿
做书要符合当下
2012/13年实在是时尚在中国形成的黄金时期 , 也是广告收入最高的时期 , 而我恰好在这个节奏点上与中国时尚、媒体的节奏一致 , 经历着热爱品牌的阶段 。 受这些影响 , 投入时尚这个方向 。